发布时间:2019-04-10 浏览人数:940
餐饮创业队伍中,厨师带队的比例很小,真正的主力是非餐饮人士,很多餐饮新手都在犯一些低级错误……到底应该选择什么菜品呢?
通常面对一个问题,大部分人很容易立刻切入到执行层,因为见效果,「别管三七二十一,干了再说!」
其实不是这样,应该从战略层做思考起点,策略层做切入,最后才是执行层落实。比如:如果他家楼下有一家卖鱼的生意天天爆满,他也很可能就一门子心思在也做鱼上面;身边某个朋友开的火锅店生意特别好,那么他就很可能将目标锁定在火锅上;最近这两年流行吃小龙虾,于是他脑袋里就只有小龙虾……尤其是在技术支持和行业经验积累的情况下,这样的视觉盲点比价普遍。
首先,了解和分析餐饮格局,把一些基础的问题弄清楚。
其次,搞懂菜品的分类。餐饮市场的菜品一般分为:
中餐馆(高到从私房菜,低至路边小炒店);
火锅(泛指一切需要边煮边吃的类型,并非单纯只川渝两地的麻辣火锅);
小吃(早饭摊点、面馆、冒菜店、钵钵鸡、卤菜铺等);
特色菜品(干锅、焖锅、烧烤等);
外国餐饮(泰国菜,越南菜,韩国菜等)。
再次,研究各种菜品的优劣。
中餐馆的优点是受众广,接受度高,但缺点是对厨房倚重太大,备料太麻烦,厨房人员和成本控制要求非常高。
小吃的优点是人员要求不高,食材采购和成本也好控制,受众面也比较广,但缺点在于普及率太高,技术含量太低,谁都可以在路边开个小吃店,难以形成鹤立鸡群的独家优势,很难吸引人长途跋涉来吃你家产品。
关于菜品选择,根据对餐饮的了解和对各种各样的案例研究,有一些教训,觉得可能对大家有用。
1、考虑受众面的范围问题:
不仅要考虑年龄层的问题,还要考虑地区差异,如果做好了,换个地方也能一样受欢迎么?
2、考虑原材料的持续供应问题:
尽量选择可以一年四季持续稳定供应原材料的菜品,否则你会面临几个月的断供,增加很多后续麻烦。
3、考虑食材和产品的安全性问题:
有些食材有经营风险,比如以家禽做食材的,一旦遭遇禽流感,就面临灭门之祸;有些食材在处理时,需要添加化学试剂来清洗,产品烹饪时需要添加很多食品添加剂来增色增香,对此消费者深恶痛绝,尽量避免这些食材和产品,否则随时可能出问题。
4、考虑操作流程的标准化问题:
如果立志做餐饮品牌,那么一定会在后期追求多店经营,而多店经营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味道的一致性,这必然要求烹饪技术和操作流程的标准化。这个问题用行业内的话说,最高境界是“干掉厨师”!
5、考虑菜品烹饪的可复制性问题:
听起来和标准化差不多,但实际上有差别,标准化做到了,还得可以复制才能形成倍增的力量,否则就像《泰囧》里面王宝强所说,他做饼最大的秘诀就是要自己做,那就谈不上品牌的后期规模化发展问题了!
6、菜品味道的反复测试问题:
有些餐饮创业是以“引进外地菜”为起端,这无可厚非,但任何一道菜,都要在启动前做反复的味道测试,烹饪会因为气候、水质、温度的差异而在味道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。千万别因为在外面吃过几次美食,觉得引回本地就一定没问题,亟不可待的开店,最终发现味道差强人意!
打算投身餐饮,立志做餐饮品牌的朋友,需要自己去做深入分析和研究,根据上述十个方面的问题,对自己所选择的菜品做详细的评估,思路应该会更清晰,或者少走一些弯路吧,对于那些想跨界杀进餐饮,以及正在餐饮创业路上奋斗的朋友,不妨看看此,创业不易,但我们终要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