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9-04-05 浏览人数:927
人间四月芳菲始,又是一年清明时。“清明节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传统节日,清明节的起源及传统习俗——踏青、蹴鞠、春游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扫墓、插柳,吃葱等。
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。秋千,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。它的历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为了避忌讳,改为秋千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,再栓上彩带做成。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荡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,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。
春游古时叫探春、寻春等。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。“蹴鞠”的意思就是用脚踢球,它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。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,一整年都有好身体。
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放风筝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。早期叫“牵钩”“钩强”,唐朝始叫“拔河”。它发明于春秋后期,开始盛行于军中,后来流传于民间。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。从那时起,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。
关于清明还有习俗,比如吃的习俗,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。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“浆麦草”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,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,然后开始制作团子。更多精彩关注坤宇餐饮官网,小编为您解答!